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主要通过学历提升、学习进修、合作科研、会议研讨、学术交流、出国培训等多种途径。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队伍团结、敬业、求上进,教学与实验环节配合密切,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谆谆教导,关注年轻教师的发展,言传身带。教学团队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了一名老教师作为教学指导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指导青年教师适应教学要求,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先由指导教师作示范辅导,适时安排青年教师试讲、参与答疑、评卷、指导实验等基本教学环节,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听青年教师讲课,找出错误,指出不足,传授方法,坚持定期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讨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树立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本团队中的多名老师都是通过在职攻读学位的方式取得了博士学位;团队还积极鼓励并带动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科研课题,坚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同时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交流,有计划的安排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国内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深造,本团队与三一集团、美的集团、常林集团共建博士后流动站,本团队先后有王海英、王欣、高子渝等多名青年教师完成了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工作。
经过多年的队伍培养,使得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水平和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成长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骨干,多名青年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经常获得“优秀”,团队中多人获得“长安大学优秀教师”、“长安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中心,重点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觉悟高、责任心强、具有较深专业造诣和较高学历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多年来我们主要采取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稳定与引进相结合,及时考察和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等项措施,使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我们制定了如下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放的办学与人才观,重视人才的交流与交换,建设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充满活力、能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并保持先进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生产实践中锻炼、造就教师,提高专业与学术水平。
(2)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并使青年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按照学科方向,制定重点建设规划,确定主要培养对象,对每一位骨干教师进行定人定向培养。
(3)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对于在外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资助。2002年开始发放博士津贴和在职博士生津贴。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位论文答辩费用由学院负担。
(4)鼓励教师出国进修,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聘请外国同行专家来我院讲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目前本团队有一名成员在韩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继续积极承担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和科学研究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工程机械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增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激发所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6)通过承接重大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开发队伍。
(7)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8)建立人才培养基金和人才竞争机制,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学研究与开发的中坚力量。
(9)加强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优势条件。
(10)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师考核制度,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11)对新调入的教师必须有博士学位要求。
(12)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外语培训,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目前团队中已有3名教师参加过学校的双语教学培训,共开设双语课程2门。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够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都具有优良作风。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专业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一般重视不够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1)在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和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巩固、推广和完善“因材施教,动态管理”的改革成果,贯彻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挖掘创新潜能。
(2)定期开展观摩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手段,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技术。
(3)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要及时掌握,对旷课的学生提出批评和通报。
通过以上措施,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与信息沟通,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