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育培养>>培养方案>>正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培养方案

2009年06月20日 15:4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献身机械电子工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进一步加强能力的培养,拓宽专业知识面,要求博士生掌握系统而坚实的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和开辟新领域作出创造性新成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能承担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且具有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培养方式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博士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由导师任组长。博士生指导小组在导师带领下,负责制定、调整、修改和完成博士生的培养计划,承担博士生的教学任务和考核工作,帮助博士生确定研究课题,指导其科学研究和论文等,并对论文进行检查、审阅和修改。
博士生学习方式可灵活,要注意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和加强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博士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博士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格、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
博士生应参加研讨会及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并加强与外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以拓宽学科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对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或国家的科研项目或当代学科的前沿问题作为博士生论文课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博士生本人的特长,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和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博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允许博士生分段完成学业,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但不超过一年(同等学力博士生不超过二年)。在职博士生或兼任助教(教学助教、科研助教、管理助教)的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应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一般一年承担三分之一的助教工作量,学习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四、研究方向
1. 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
2.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
3. 工程机械机器人化技术;
4.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系统与技术;
5. 工程机械系统仿真与抗疲劳设计;
6. 工程机械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五、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要求
博士生在校学习阶段包括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两部分,修满至少18学分(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同等学力博士生应至少修满25学分(其中本学科硕士课程不低于1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并在入学后两年内完成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研究报告。
1、学位必修课(6学分):
(1)第一外国语(4学分)
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和常用应用文,能听懂用外语所作的本专业的学术报告;能用外语口头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和进行生活方面的一般会话。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国语。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
要求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方式可采用讨论、自学、讲授等方式。课内54学时,第一学期内学完。考试由任课教师组织,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撰写论文或读书报告。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未通过考试者不能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发给毕业证书。
2、学位选修课(不少于三门,8学分)
博士生至少学习两门基础理论课程(其中包括一门数学课)和一门专业课程。同时,还应根据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博士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一般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并应有文献阅读、写读书报告、参加学术讨论班等方式。指导教师应指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和主要参考资料。课程学习可在第一学年内视博士生课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并适当安排校外听课。
3、教学实践(2学分)及学术活动(2学分)
博士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为必修环节。教学实践可采取专题讲课,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或实习,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指导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等。应积极推进兼职助教的制度。学分的取得以导师签名的证明材料为准。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博士生在毕业答辩前需完成2学分的学术活动,学分计算办法为:参加4次学术报告或主讲两次学术报告可取得学术活动1学分。学分的取得以相应的考核表为准。
4.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 时
学 分
考核方式
学年学期
任课
教师
公共学位课
1303011
144
4
考试
春,秋
1101011
54
2
考试
春,秋
1201011
40
2
考试
秋,春
1201021
40
2
考试
秋,春
1201031
40
2
考试
1201041
40
2
考试
2502011
40
2
考试
2502031
40
2
考试
王国庆
2501021
40
2
考试
吕彭民
2504021
40
2
考试
冯忠绪
2501031
40
2
考试
姚怀新杨人凤
2502021
40
2
考试
焦生杰
2502041
40
2
考试
2502051
40
2
考试
谷立臣
2502061
40
2
考试
张 奕
2502071
40
2
考试
吕彭民
2502081
40
2
考试
吕彭民
选修课
同本专业硕士生选修课
六、博士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
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了解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水平,相应的文献阅读150~200篇。综述报告应准确全面地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准确评价目前的发展动态,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论文的选题和开题

博士论文选题要具有前沿性、开创性,体现科学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强调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选题应尽可能与指导教师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的研究项目或相关课题相一致。

选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规定时间做选题报告,听取与会专家意见,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把关、审定。全日制博士生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最迟在第三学期初,在职博士生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完成选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包括如下内容:

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2)论文主要工作,试验方案,技术路线,研究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3)时间安排,预期成果,应用价值等。

3.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国家经济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语言表达要准确,学风严谨,善于总结提炼,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图表规范。

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博士学位论文应在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发表的水平;或被使用部门采用,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工学博士生要有工程实践,其论文工作还要有足够的实验工作量。
学位论文的时间,应安排2年左右,学位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进行中期检查,进行到一定时间,博士生应向导师、指导小组、科研组报告论文工作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并一起分析难题,找出不足,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应向导师、指导小组、科研组全面报告论文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听取与会人员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下一条: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关闭

  地址:中国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编:710064
版权所有: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有限公司